在广大苗族地区,人们传唱着一个古老的故事:“一个药王,身在四方,行走如常,餐风宿露,寻找药方,三千苗药,八百单方。”苗族人相信,歌里唱的药王就是苗医始祖喔巴嘎。相传,药王爷喔巴嘎是一个周身透明、状如玻璃、有翼能飞的神人,他不畏艰难险阻,披星戴月为苗族人民四处找药。即“岔税岔嗄”(苗语:寻找药方)。喔巴嘎行医严谨,每一种病,都会尝试找不同的药来医治,直到“药到病除”为止。因此,对大自然中的每一味药,喔巴嘎都会亲口尝一尝,用他的特异功能,使药气在体内或周身串行,药气串在人体哪个部位,就能治疗那个部位的疾病。喔巴嘎长年飞越于险山恶水之间,尝遍千虫百草,精心研制医药,治愈十万八千个患病痛、灾星的“代熊代夷”(苗语:苗族子孙)。喔登嘎即苗族“母药王”,是苗族另一位医药始祖。苗族的母系氏族早于父系氏族一两千年,在这漫长的年代里,女性先祖就后代的病痛伤损研究医药,并有所发现、发明、发展和更新,喔登嘎也就成为了苗族医药发展历史的重要部分。侗族古代神话中传诵了许多有关侗医药起源的故事,古歌《玛麻妹与贯贡》记载:“相传古时侗族有个孝子贯贡,因母亲生病四处求医,遇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了病,二人成亲行医。玛麻妹能识别很多药,能治许多病,她教贯贡"翁哽将退,翁嘎将杜给,翁荡将退播赛耿,消腌欲用巴当同"。(汉语意译:药苦能退热,药涩能止泻,药香能消肿止痛,关节痛要用叶对生。)"这个古歌叙述了侗族医药起源的传说,有着很深的侗族母系式族社会烙印,古歌中的玛麻妹就是侗族的女性神医。喔巴嘎、喱登嘎、玛麻妹都是苗族侗族民间世代相传的医药始祖,他们所创立的苗侗医药,与歧黄论医而创制《内经》一样,为祖国传统医药的基石。而后,苗族医药经“苗父”,即族中有较高医药学术水平的苗族老人,如“巫彭”"十巫”之类著名的苗医始祖不断承续发展;侗族医药通过古歌不断相传、发展,形成了苗侗医药独特的体系。